长治

招商网

长治招商网  >  长治招商动态  >  【美丽乡村建设之四】历史悠久古章堰 编纂“村史”留住乡愁

【美丽乡村建设之四】历史悠久古章堰 编纂“村史”留住乡愁

| 招商动态 |2016-10-09

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让老百姓“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浪潮的下留存住乡村地区传承至今的民俗生活风貌,重固镇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章堰(埝)村为试点,以编纂乡村志史为抓手,全面启动系统文化保护工程,进一步挖掘重固镇以章堰(埝)古镇、福泉山等为典型的历史遗址文化价值,弘扬以重固、章堰(埝)为代表的青东地区百年来的光荣革命传统和教育文化传统,促进重固镇历史文化区域的招商引资和保护性开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更上一层楼,提升城乡社会思想文化层次和市民文明程度,实现重固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章堰村史

历史悠久古章堰

早在唐代中晚期,这里已有我们的先人聚居。北宋,元丰二年(1069年)章庄敏公楶,监华亭盐务“乐其风土”,“即家焉”始,章堰遂成一方热土。由于北枕唐宋时期已素有“小杭州”之称的青龙古镇,南临名闻遐迩的福泉山6000年古文化遗址,崧泽塘、章堰泾两条河流穿镇而过,水运交通十分发达,章堰遂由村落发展成集市,由集市发展到人烟稠密、商贩众多的市集。到明代,章堰已有店铺几百家,成了古章堰由纯农经济向商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商业的繁荣,推动了章堰的经济文化。古桥、古庙、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厅、堂、宅也相继落成。倘徉在章堰的深巷老街间,沉醉于古朴醇厚的民风里,世俗暄嚣悄然逝去,思古悠情油然而生。一个园区的盛世背影从历史深处的烟云中走来,近千年的岁月流逝依然可以感受到古村落传统的留存。

金泾桥

乐其风土,因境而热

章堰在重固镇西北2.5公里处,属重固镇辖(镇2路车10分钟直达)。相传,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章庄敏公监华亭盐务。因喜爱这里的风土人情,在此筑堰定居,故名章堰,后名章埝。据《青浦县志》记载“青浦之有章氏,自章楶始”。正德《松江府志》卷之十七“冢墓”也提到“江南章氏,系出浦城,居松江之上海青龙崧宅里者,自宋秦庄敏公楶始。”

章楶(1027~1102年),字质夫,为五代闽国建州刺史章仔钧之后,原籍今福建浦城县。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礼部考试第一。元佑初年,以直龙图阁知庆州、渭州。徽宗接位后,章楶被任命为资政殿大学士。位列同知枢密院事,与苏轼同朝为官。崇宁元年卒。谥庄简,改谥庄敏,封爵秦国公。

古代章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加上富家大姓纷纷前来落户的示范效应,各行各业人氏便开始聚集,章堰成为当时青浦地区人们向往的地方。

章楶画像

商业繁荣,因市而盛

章堰域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密布、水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最具江南水乡特色与水文化氛围的地方。据考,“这里地势爽胜,曾出土过一件釉色滋润的唐中晚期青瓷碗,以此看,早在唐中晚期,这里已经有我们的先人聚居”。遥想当年,章庄敏公楶,“乐其风土”选址章堰,筑堰定居,是在情理之中的。

章堰镇,镇以崧泽塘为市河(一说章堰泾为市河,二河都经章堰镇,交叉而成“丁”字形)。南通崧泽,穿越太浦河至松江,北达青龙江(原经青龙江可出海),连通苏州河,水上交通便利。

解放前,章堰镇上有居民200余户,有章家、李家、顾家、袁家、沈家、杨家、陈家、邵家、刘家、洪家、王家等22所厅堂。西街设有新泾巡检司署,旧址曰衙门场。东街有南北更楼二座,东西二市梢原有洲府城隍庙和县府城隍庙各一座。市中心还有二座小庙,为石塔庙与三官堂庙(观音庙)。昔三月初三、六月廿四有庙会。届时,江浙沪一带商贩在此云集,加上迎神庙会,人山人海,煞是热闹。小镇(格局)成“丁”字形,沿河为街。分东街(老街)、河西街、北街。过金泾桥南,称河南滩。三街有市行、米厂、典当、商行、药铺、诊所、作坊、茶楼、酒馆、书场、剧场及赌场、横材店等百余家,齐齐满满。章堰陶家制作的鸡蛋糕与金泽状元糕是闻名青浦地区的两种著名糕点。

飞虹卧波,因桥而秀

章堰古镇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境内,飞虹卧波、津梁跨河,织就了一张水乡之网。其古桥达二十余座。章堰人习惯称内四、外四、周十二,共计二十桥。内四桥为汇福桥(也称王家石桥)、袁家桥、金泾桥(也称观月桥)及观音桥;外四桥为兆昌桥、新桥(1937年被日军飞机投弹炸毁)、鸭蛋桥与北石街;周十二桥为:仁中桥、里浜桥(又名六安桥)、北浜桥、南厍桥、黄沙石桥、许燕桥(天花安桥)、同善桥、诸家场桥、顾家宅桥、库桥、倪家坟桥等。这些古桥大多建于明清时代。虽十分普通,但不乏灵气,十分难得。

兆昌桥

汇福桥

香烟盛处,因庙而古

“人烟盛处香烟盛”。章堰古镇,历史上有六座庙宇。其中石塔庙,位于镇河西街朝南过鸭蛋桥桥堍西处。三官堂庙(又名观音庙),位于镇北街中段,坐东朝西,面对内四桥之一之观音桥。三官堂庙(又名观音庙)供三官,乃道教太极界之神,分管天、地、水。民间的“三元节”就是奉祀这三官。即正月十五为天官之诞,是赐福之日;七月十五为地官之诞,是赦罪之日;十月十五为水官之诞,是解厄之日。三官两侧左供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右供关帝和下界龙王。老城隍庙位于镇西市梢,是松江府城隍庙的别庙,新城隍庙位于镇东市梢,坐北朝南,面对外四桥之一之兆昌桥,是青浦县城隍庙别庙之一。另有金湄(古章堰名)道院位于新城隍庙西侧。

章堰新城隍庙

现存的章堰新城隍庙位于镇东市,是县城隍别庙之一,新城隍庙的称谓是为有别于原老城隍庙。后人习惯叫法为“章堰城隍庙”。该庙原为“章庙”,为青龙 章氏香火院,又称庄敏公庙,以祭祀北宋政治家庄敏公章楶,疏治青龙江的功绩。“庄敏公少时为将作监主簿,监华亭盐,曾浚青龙江以便盐运,其事《宋史》不载,见之于公兄望《贻公书》,青龙江在宋时泛滥,公疏导有法,海滨之田遂为沃土,土人报功公,祀至今不废。”(光绪《青浦县志》卷三“建置Ÿ坛庙”)以此推测,章庙应建于北宋年间。该庙位于四十六保二区,即今重固章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章楶后裔章宪文、懋文等重修。(光绪《青浦县志》卷三“建置Ÿ坛庙”《章宪文家庙记》)后改为青浦城隍庙别庙,俗称章堰城隍庙。

章堰城隍庙在清朝嘉庆(1796~1820)、光绪(1875~1908)年间都曾局部整修过。此庙占地6439平方米,整个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庙坐北朝南,门有三重。外为大门,旁有石狮一对,内为仪门,左有土地堂,右有财神祠。中为大堂,供坐堂城隍。大堂抱柱有对联一副,曰:“居念奸邪凭尔烧香无益,存心正直见我不拜无妨”。后为寝宫,供出堂城隍,并有戏台看楼。庙前有桥,即兆昌桥。

章堰新城隍庙,是在宋代“章庙”,一个章氏香火庙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两个教义完全不同的寺庙,而当时人们也就这么欣然接受了,那种“兼容并包”的宽容,显得那么顺乎自然。庙之西侧,建有金湄道院,规模颇为壮观。

前殿外部斗拱雕花精美

粉墙黛瓦,因居而雅

怀想一段远去的青翠记忆,走进小镇,历史的穿越感迎面而来,除了古桥、古庙,展现在我们眼前是一座又一座临水而筑的古厅宅。青瓦小楼“两岸人家尽枕河”,它们从远古一直守候到今天。人来人往,它们还待在原地,安静地提醒:几百年来,这里曾经经历过什么。那些曾是祖先生活的地方,时光流转,它们目睹了时代的变迁,承载的是梦想和牵挂。一些大户人家的厅、宅、第,或以依稀的外廊,或在八、九十岁高龄老人们的追忆中,让人遐想到章堰古镇昔日的繁华。

诸家老宅

杨家老宅

袁家厅

传道授业,因教善大

古章堰的教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南宋时代。宋时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大力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推行教化。到北宋后期,青龙镇已是“人乐斯土,地无空闲,衣冠名儒,礼乐揖让,人皆习尚,以为文扬风流之地”,隶属青龙镇的章堰深深浸润其中。古镇当时除政治、文化精英外,另有一批富商巨贾的经济精英,乡贤达人于此,因此催生、发展了本地的教育。

〔私塾、义塾的兴办〕南宋。章庙人杜国珍(1134~1215年)字君实,出身望族,官至将士郎、戎司属官,雅有园池之乐,在其所筑的私家花园内创建“学古”、“桂芳”等家塾以教族授徒。

──《青浦碑刻》《宋杜国珍墓碑》第312、313页记载。

元朝。章楶八世孙章梦贤(1273~1344年)在宅地上建义塾,“经度基宇,规制皆定”,“以教邻里子弟之俊秀”。

──崇祯《松江府志》卷之二十四“学政二”。

据史记载,章梦贤在“至顺元年”(1330年)置义庄以给宗族邻里,建义塾以教乡党子弟,被称为“义士”。其在“至元中(1338年)复买田置义庄,建义塾以教养宗族乡党”。

──正德《松江府志》卷之十七《章梦贤墓志铭》第799、800页。

蒙以养正,良好教育环境助推了章堰的发展,促进了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从义塾、私塾走出的学生,史载可考的,如:

杜申之(1175~1215年)初任绍兴府山阴县钱清镇镇监兼巡检,后任常州兵马监押。

章元泽(1285~1368年)官至江浙财赋都总管副总管。

章佰颜(1297~1350年)官至邵武路蒙古学正,宣政院充宣使。

章 瑾 成元末明初书画家。

〔清忠书院的创立〕元至正五年(1345年)由章元泽(1285~1368年)将其父章梦贤当年在现徐姚园团湾(原属章堰)所建义塾的基础上“增其旧址”创立“清忠书院”,取当年宋仁宗赐其祖章得象“清忠”二字而名。“清忠书院”为上海地区较早,规模甚大的书院。从历史上看,其为章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使章堰 成为青浦地区文化历史人才辈出的重要基地。“清忠书院”建筑规模宏大,院内建有大成殿,分东西走廊,厅堂内设有讲学大厅,讲台,几间厢房作为教室,分班上课,另辟有书斋,教师和学生宿舍,还建有藏书阁,伙食房、厕所。管理上聘有院长主持,厚请有学问的知识分子为教授。当时曾聘江浙省员外郎杨乘之子杨卓、杜洲书院山长孙元蒙任山长,徽州路儒学教授。到元末(1368年)还聘台州人胡侬任清忠书院教授。后书院隶属官府管辖。当时书院拥有学田73.3公顷,每年获租收入约600石,供书院师生食用。可见办学规模和水准非一般。

──崇祯《松江府志》卷之二十四“学政二”,胡世佑《清忠书院记》第633页是如此纪实“清忠书院”的:“缮完塾宇,作大成殿,奉正配位……如学管制,讲有堂,斋有舍,储书有阁,门垣,仓庖,湢溷无不毕具”。

章伯颜长子章弼“长益多文,笃志经史,识度清远。元时,青浦孔宅书院废,其修饰之”并迊请有学问的师长教授乡里的良俊之徒,颁立书院学规十六条,加强教育管理,开导传授学生的态度相当认真。

──光绪《青浦县志》卷之十八“人物二儒术传”。

〔国民学校的设置〕明清以后,章堰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受到政府的重视。清康熙年间由李敏秀所作的《训蒙文》(即《弟子规》),也进入学校,被列为私塾必读之课本,倡导的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修身养性,行以正道。

清咸丰六年(1856年)青浦知县刘郇膏将抄没田地12.6公顷充作学田,以助重固章堰二处5年义学。

清同治六年(1867年)章堰新城隍庙内设义学一所。

清宣统三年(1911年)章堰创办育英女子学堂,翌年并入当地男校,实行男女同校。

民国三年(1914年)章堰建立公立金湄初等学堂,后改章堰小学,即章堰“第一国民学校”。属政府教育部门领导与管理。

民国七年(1918年)“第一国民学校”迁址重固福泉山,与原女子小学合并,改名为重固小学。可以这样理解,章堰的第一国民学校实际上是后重固小学的前身之一。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学校升格为完全小学。其时(1923年)章堰镇文化教育人士袁蔚文先生出任青浦高级中学建校时第一任校长,后于1930年任青浦县教育局局长,对青浦地区的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固小学由章堰人戴相其先生出任校长(该先生住章堰老街198号)。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重固小学由章堰许东人王志平先生任校长,王以学校教师、校长身份作掩护,领导青东地区的革命斗争,时任青浦抗日民主政府第五区区长,兼武工队队长。

一九四九年以后,章堰中心校已成为青浦东部地区教育中心之一。县政府在章堰设立了章堰中心校。一九四九年六月由青浦县文教科任命袁兆奎(1903年9月出生于章堰,袁蔚文侄子)担承章堰中心小学第一任校长(1954年调徐泾蟠龙小学校长)。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 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 长治历史悠久,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韩在此首置上党郡,秦... 更多

投资长治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晋城招商引资招商网    阳泉招商引资招商网    忻州招商引资招商网    长治产业扶持政策

    长治土地出租出售     长治厂房出租出售     长治仓库出租出售     长治写字楼出租出售

    长治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